习声回响 科教兴渝丨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:特色引领科学教育 培养科学核心素养
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正以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为契机,推进科学课程体系化建设,坚持综合科学课程改革,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,结合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等活动,大力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。
01
特色品牌引领科学教育
走进拥有122年办学历史的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(以下简称“铜梁实验一小”),能够深刻感受到它在深厚文化传承中与时俱进,在砥砺行进中历久弥新的“生命感”。近年来,铜梁实验一小以“每天一小步”为办学理念,积跬步、至千里,坚持立德树人。学校注重打造特色强校,着力打造“科技教育、创客教育”等特色品牌。
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之一,铜梁实验一小积极创设科学氛围。学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,在墙壁、走廊、楼梯、功能教室等处张贴中外科学家、科学名人画像,设立科技画廊和科技宣传橱窗,宣传科技名人名言、科技发明指导方法、发明小名士及其获奖作品、专利设计等。同时,通过“国旗下讲话”、班级展示园地、校报《龙乡雏鹰》和校园电视台开播科技电视节目,校园网等媒体形式进行宣传介绍,让师生都感受到创新就在身边。此外,学校还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成果展示,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氛围,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展示的平台,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,使学生置身于浓浓的科技教育氛围中。
铜梁实验一小致力于不断提高科学教育教学质量,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“国际人”。近年来,学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聚焦科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、学科实践(实验教学)、跨学科主题学习、作业设计、考试命题、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。针对讲得多做得少、学生对科学技术缺乏内在兴趣等问题,学校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,强化“做中学、用中学、创中学”,激发青少年好奇心、想象力、探求欲,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提升学生科学素养。
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郑权说:“我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队伍建设为抓手,以教研科研为引领,以课程教学改革为突破口,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目标,在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中,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”
铜梁实验一小全面推进科学学科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落实,坚持“多维互动,共生课堂“的课改理念,打造“卓越课堂”。学校要求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建设,以先进的教育思想、教育理念为指导,以学校课程改革为重要途径,结合学科特点,建构新型课堂,实现课堂在教学内容、教学策略、教学方式上的变革和创新,优化教与学的过程,切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该校注重科学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,发挥评价的导向、诊断、反馈作用,丰富创新评价手段,注重过程性评价,“基于教学评一致性”的小学科学跨学科学习,实现以评促教、以评促学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、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;在学科教学预设上,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课标要求,科学设计教学过程,高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,促进课堂教学智慧生成;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,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,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,形成师生积极参与、交流互动、共同学习的过程,加强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学习,倡导探究式学习、体验式学习、工程设计与物化式学习(STEAM)达到共识、共享、共进,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;采用过程性评价,学生自评互评、教师评价、学生反思、家长参评等多元主体参与教学评价,激励学生全面发展。
与此同时,铜梁实验一小坚持开足开齐开好科学类课程,推进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协同育人;立足学校特色,因地制宜构建学校科学类课程与资源体系,加强综合课程开发,形成内容丰富、领域宽泛、学段衔接、分层分类的科学类课程群;创新课程实施机制,开好必修课和选修课,打破固定的班级、学科和课时安排,对有潜质的学生早发现早培养,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;创新教学方式,倡导启发式、探究式、项目式学习,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、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等,保障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1-2个主题的拓展性实验活动。学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、水平和科学教育需求,提供更为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,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力,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更为个性化的学习体验。通过这种方式,学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,提高教育质量,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02
学科融合加强科学实践
铜梁实验一小高度重视学生科学教育工作。目前,学校有专职科学教师6名,兼职科学教师30余名,拥有专兼职科技辅导员60余名。学校借助“智创空间”科技场馆育人,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、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教学研究,并且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,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。
学校正加强科学探究实验室、数字实验室等新型教学场馆建设,探索利用人工智能、数字化手段赋能实验教学;以大科学教育观,关注各学科融合,加强科学实践、提倡探索创新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,鼓励学生在“玩中学、做中学、用中学、创中学”;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科学教学活动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、自主探究、合作交流,形成“科学探究,科学建模,工程设计与物化”的良好课改态势,用3D数字化创客室、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作室、智创空间、养蚕基地、劳技室、科技室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。
为了加快建设数字化校园,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,学校加强了人工智能硬件建设,投资26万元建好了一间配套完备的机器人室,并于2022年9月投入使用。机器人室安装了塑胶地板,训练场地,智能灯光,希沃电子黑板,配备了50台国产统信系统2.0的计算机,15套鲸鱼智能机器人,以满足学校机器人社团成员上课和日常训练。
硬件齐备,配合相应的机器人课程,孩子们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魅力。在一次机器人课堂里,坐满了三到六年级的学生,学生们看到桌上的机器人“圆圆”都非常的兴奋激动。“为什么它不会掉下去?”当看到机器人“圆圆”在桌子上灵活移动,并且一靠近桌子边缘就自动转弯时,学生们纷纷表示惊讶和疑惑。科技老师随即解释了“传感器”的概念:“圆圆的下方有一个传感器,可以感应桌子边缘,当它感到自己到了‘悬崖’,就会及时转弯保护自己,如果我们再增加几个传感器传回更多的数据,它就更安全、更智能了。”
在课堂上,科技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讲解了机器人与人类的异同、实体程序模块、编程的概念与方法等多个知识点,并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启发学生们思考,通过机器人课程,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。
为大力推进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科学课程,学校邀请市、区机器人社团为学生们举办机器人科普知识讲座,把科学的种子送进校园,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现代科技的乐趣和魅力,拓宽科学视野,增强“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”的科学氛围。在机器人编程小实验中,科技老师从易到难布置了多个题目,从让机器人前进后退到让它边走边转边唱歌,再到让机器人完成打喷嚏、发抖的动作,带动孩子们积极思考、实践。
开展机器人实验室教学,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挖掘学生内在潜能,发挥想象力,培养创新精神。因为机器人的基本特征是感知——判断——决策——行动,即使机器人系统完成一个简单的动作,也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,在机器人教学中,学生通过亲手搭建机器人、检测调整传感器、编制调试程序等工作,提高自己综合知识水平,使动手能力、实践应用能力、逻辑思维能力、创新能力等得到了全方位的训练和提升。
学校也充分发挥科普场馆“智创空间”的育人功能。学校“智创空间”于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。“智创空间”分为基础科学体验区、科技创新教学区、制作创作区、获奖作品展陈区等四个区域,构成了探究-体验-实践的科学教育链条,激发学生好奇心、想象力和探求欲,培养学生科学兴趣,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。
除了“智创空间”,学校还发挥科学实验室主阵地作用。学校利用科学实验室开展了“小小实验家”科学体验活动。在课程辅导活动课中,设置“小学物理”、“小学化学”、“小学生物”、“小学天文”四个项目的实验探究校本课程,由科学教师担任辅导员,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努力探究,促进学生有灵性、有人性、有个性地发展。
03
科技活动催生累累硕果
铜梁实验一小在知识产权教育方面独树一帜。学校利用每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和学生实践活动,如开展以知识产权知识为内容的手抄小报、科幻绘画创作等。除此之外,学校积极印发知识产权宣传资料,结合学科对知识产权进行宣讲,让学生们对知识产权有了初步了解。
在科学教研方面,铜梁实验一小完善了教研组织,以研促教,以教促研,实现研训一体,通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、科学实验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的方式,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。学校科学教研员赵勇主持开展的《基于“互联网+”环境下小学科学开展创客教育》《通过“小课题”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》课题分别获市级一、二等奖。
铜梁实验一小积极组织科学实验技能竞赛、科技创新大赛、科学素养大赛等活动,引导学生开展高质量实践,培养创新思维,激发科学兴趣,形成科学志向;努力培养一大批“小小科学家”“小小工程师”,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、想象力、探求欲和科学家精神,点亮学生科技报国理想。
郑权说:“学校科技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,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。科技教育工作不能纸上谈兵,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才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、主动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,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。”
去年6月18日,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开展了“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”主题科普宣传活动;去年11月2日,中国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给孩子进行了“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”科普讲座。通过“请进来”“走出去”双向互动开展实践活动,开展“科学家(精神)进校园”、少年科学院、流动科技馆、科普大篷车、科技节、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。
在浓厚的科技氛围下,孩子们个个都成了“科技控”。中国少年科学院“十佳小院士”殊荣,填补了重庆市无“十佳小院士”空白的邓博苑同学;在国际心算大赛上荣获特等奖,受邀参加央视一套《天生我才》进行多脑思维表演的“心算王”雷雨同学;小发明获国家专利的张傲同学……一大批“小小科学家”脱颖而出。学校先后被评为铜梁区科技特色学校、重庆市科技特色学校、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、全国科普实验基地,斩获全国争当“小小实验家”优秀组织奖、重庆市科技模型大赛优秀组织奖,连续8年获得铜梁区科技节团体一等奖。
下一步,铜梁实验一小在教育“双减”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,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,社会各方资源有机整合,实践活动丰富多彩,科学教育教师规模持续扩大,素质和能力明显增强,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明显健全,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,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,科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、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。
来源|重庆科技发布
声明丨“重庆教育”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,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。
习声回响 科教兴渝